国内

当前位置/ 首页/ 国内/ 正文

桂林旅游学院陶艺工作室师生复原永福窑铜绿釉失传技艺

专注十余年 复原永福窑

定中心、开孔、拉拔、鼓腹、敛口、折肩、卷口、做腰线……通过10余年苦心钻研,高级工艺美术师刘红艳成功复原了永福窑铜绿釉制作技艺,他的手作造型优雅简约。  

 在桂林市旅游学院,山角下一排陶艺工作室里,摆满形态各异的坛罐,这些精美的陶器便是出自高级工艺美术师刘红艳之手。通过近10年苦心钻研,刘红艳成功复原了永福窑铜绿釉技艺,团队负责人赵张云同学负责铜绿釉复原工艺上釉技艺。

 永福窑原产于桂林永福县,宋元时期在文人雅士中广泛使用,后因时代变迁,逐渐销声匿迹,制作技术也濒临失传。

 上世纪90年代,在永福出土了一种宋代陶罐,青瓷为主,其产品胎呈灰白色,釉色有青黄、青灰、翠青、酱色等,一接触这种制作陶器的技艺,刘红艳便对此深深着迷……

 为了复原古代技艺,2006年,刘红艳到景德镇进修三年,专攻绿釉烧制。回桂林后他翻史料,画图稿,不断试做,“开始时,做坏的陶器被一车车倒掉。”

 在用泥上,刘红艳的要求近乎苛刻,泥料须取自桂林一带,由漓江冲积而成的河道上的泥土,质地细腻,黏性好。采料后经数月的陈腐氧化,多次的淘洗、练泥、配比,才能制成精泥。

 取来配好的精泥,刘红艳开始在转盘上娴熟地操作,自创的各式工具都派上了用场。定中心、开孔、拉拔、鼓腹、敛口、折肩、卷口、做腰线……他一丝不苟,用手指感知着、控制着胎体厚度,掌握成型的临界点,不差毫厘。

 拉坯后,阴干、上釉、烧制,环环相扣。烧制也是重要环节之一,炉温必须控制好,要慢升、慢降,确保胎与釉膨胀收缩的同步,让它们有机融合,防止开裂。

 刘红艳将博物馆收藏的永福窑精品作为复原参考,不断比对、完善作品。他的复原品,釉色光亮莹润、形制圆润饱满,弧线优美、古朴自然,体现了宋元以来桂林人的人文思想。在放大镜下,陶罐表面釉面结晶色彩斑斓,有的像银河星辰,这是用古法调制原矿釉,经窑变产生的特殊效果。

 转盘悠悠,窑火冉冉,他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,吸引年轻人才加入这个行业,建立工坊、陶艺村或主题公园,复兴陶瓷文化,“历史上漓江口一带窑口星罗棋布,我们要让不息的窑火重放光彩!”她动情地说。